秦汉以来,大凡能在中国哲学史、中国思想史一类通史或教材中挂得上名字的学者,几乎都有研究《周易》的经历及其著作。不是这些学者成就了《周易》,将它从一本占筮书变成了哲学书、变成了修身治国的典籍,而是《周易》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学者:训练了他们的思维,开启了他们的智慧,净化了他们的灵魂。

《易传》第一次对《周易》作了系统的义理阐释。因为《易传·易辞》中的一句疑问之辞:“作《易》者其有忧患乎?”后人遂将《周易》定性为“忧患之作”。

忧患之思,理应发乎得意之际而非困顿之际;周文王囚禁之中“演《周易》”,更多的是发愤之心,所以,他将《乾》卦列为《周易》首卦。《易传·象》概括《乾》卦卦义说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意思是,天道刚健,君子应当以天道为法自强不息。这句话,才算体悟到了周文王的本意;自强不息,是《周易》的真精神。

《乾》卦的六个爻辞向我们透露:“自强不息”不仅包含有“君子终日乾乾”、“飞龙在天”的奋发进取之义,还包含有忍耐、忧患、自悔三义。

初九爻辞“潜龙勿用”,是自强不息的起点。潜而勿用,原因有两:

一是自觉的积聚力量。一颗种子,在地下伸展根系,吸收水分养料,最后破土而出,往往漫长而又艰难。然而,越是漫长越是艰难的初始积聚,对于以后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往往越是有利。孟子有一段名言: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讲的也是有为之人在其有为之前必要的力量积聚。忍,是力量积聚时期的核心精神。

二是与敌对垒时的量力而行。力量的强与弱,是比较的结果;选择进取还是隐忍,须因时度势。敌强我弱,就须忍;此时的忍,是明智而非怯弱,是争取时间积聚力量壮大自己。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里,是文王因时度势不得不前往殷都接受囚困,为自己部族争取时间壮大实力。如果没有周文王的羑里之忍,也就没有后来的武王克商和周王朝的一统天下。

华夏民族经风沥雨一路走来,既有艰苦卓绝的奋斗,也有忍辱负重的权宜。没有前者,后者便是没有脊梁的苟且者;没有后者,前者往往成为半途而废的失败者。《三国演义》中,诸葛亮五次出兵攻魏,皆无功而返;第六次出兵攻魏,命丧五丈原。正是一次又一次不自量力的出师,耗尽了蜀国的元气,成为三足鼎立中的第一个出局者。

忍,是一种理性的状态,是一种智慧的展开;无论是一个人,还是一个国家,一旦缺失忍,自强之路就随时可能中止。

忧患意识作为一种主动性意识,存在于事业顺利、生活安逸的状态下,对可能发生忧患状况的思虑。《乾》卦的第三、四两爻,象征有较高和很高地位的人。九三爻辞说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白天精神抖擞地做事,晚间怵惕思省。今人常说的“朝乾夕惕”,即由此而来。九四爻象征人的地位已靠近“九五”之尊,所以,爻辞的忧患意识更浓重:“或跃在渊,无咎。”这是一个令很多人羡慕的高位,却又是一个“伴君如伴虎”的高危之地,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自在情理之中。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,就是处身高位者、事业即将成功者必须具有的谨慎戒惧之心。

人类常常要面临两类患难,一类是自然降临的患难,另一类是人为造成的患难。前一类患难不可避免,后一类患难则往往由于处理得当而可以避免。忧患意识的一个作用,就是由于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有了预期的考虑,从而为人们应对可能来临的灾害提供精神和物质准备。自然灾害的来临,先期都有征兆,“月晕而风,础润而雨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头脑中有了忧患意识,就会洞察一切,见微知著,将旋踵即至的灾难损害降至最低程度。头脑中缺少忧患意识,面对天灾征兆也会视若无睹,以致灾难降临时惊惶失措。忧患意识一旦缺失,自强不息往往难以保证。

忧患意识的另一个作用,是通过对人为患难的可能性的预先考虑,提示人们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防范或消解。《周易·乾》中的“夕惕若厉”和“或跃在渊”,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的形象表达。

自悔意识,是自强不息的第三个支撑点。《乾》卦的第五、六两爻为天爻,其中第五爻名称“九五”,象征君王之位,古时称君王为“九五之尊”,即由此而来。第六爻名称“上九”,位居“九五”之上,实属至尊。该爻的爻辞是:“亢龙有悔。”亢含有高、极两义;“有悔”是“夕惕若厉”、“或跃在渊”的延续,是随着人的自强不息的进程,在到达最高位置时,如何保持自强不息状态的一种理性的、自觉的反思,而不是面临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生发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悔恨。“亢龙”,即居于最高位的领导者,要有自悔意识,要经常性地自觉认识自己的不足,这是“持盈保泰”、自强不息的不二法门。

“亢龙有悔”给我们很多启示。首先,长期居于高位的人,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,千万不要迷信自己的话“句句是真理”,更不可相信“一句顶一万句”的奉承。发觉错误,及时纠正,是一种自信的表达,也是自强不息的体现。我们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十年的改革开放,就是以执政党整体自悔为前提的自强之举。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,其性质不在学术观点的争鸣而在自悔意识的确立,矛头指向“句句是真理”的“亢龙”迷信如何回归到“亢龙有悔”。正是这种自悔意识的回归,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反思与纠正,确立了改革开放、与时俱进的新国策,领导全国各族人民,在自强不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。

其二,“亢龙有悔”中的“有悔”,是自悔而非替他人“有悔”。中国人有一个传统,把历史作为一面镜子,借古鉴今。于是,替古人“有悔”便成为一些人的专业。这一专业的形成,可能为了避免直面自悔的尴尬,于是借古喻今,说古人如何地好,是在暗示今人行为不当;讲古人如何地不好,也是在提示今人不可重蹈旧辙。绕了一大圈,旨在劝人“有悔”。

自悔直面现实,需要理性更需要勇气。能否自悔,也是衡量和检验领导干部素质优劣的一把尺子、一块试石。自悔意识不是身居高位者的专利,任何一个有自强心有事业心的人,都应该具有。古人说 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反省吾身,就包含着自悔的内容;自悔意识不仅存在于重大事情发生之后,存在于位极之际,也同样存在于平民百姓之身,存在于日常工作生活之中。总之,时时处处都能保持自悔意识,个人自强不息的愿景也就有可能成为现实;整个民族的自强不息,也就有了最广泛最坚实的基础保证。

自强不息的丰富内涵,深深地扎根于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的心田里,形成为一种民族精神。《周易》滋润于华夏文化、福佑于华夏子孙,又岂仅于此。秦汉以来,大凡能在中国哲学史、中国思想史一类通史或教材中挂得上名字的学者,几乎都有研究《周易》的经历及其著作。不是这些学者成就了《周易》,将它从一本占筮书变成了哲学书、变成了修身治国的典籍,而是《周易》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学者:训练了他们的思维,开启了他们的智慧,净化了他们的灵魂。中国文化,中国哲学,也便在这一代又一代学者的《周易》研究、陶冶中绵延发展。

2037366625 2024-08-26 11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