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都有美好的愿望和追求,当这些愿望和追求不能实现时,他们便寄希望于神仙,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达成愿望。于是,众多的吉祥如意神仙便应运而生了。
中国人信奉的财神有许多位,还有文武财神之分。武财神名赵公明。《封神演义》中写到他,说他在峨嵋山中修道,有跨下黑虎、掌中铁鞭,还有定海珠、缚龙索等法宝,法力高强,后来应太师文仲的邀请,下山扶保商纣王,在与姜子牙伐纣大军的战斗中战死。
后来姜子牙封神,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,手下还有招宝天尊萧升、纳珍天尊曹宝、招财使者陈九公、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做助手,专门负责“迎祥纳福,追逃捕亡”。这是赵公明作为武财神最正统的说法,但这种说法却与早期关于赵公明的传说十分不相符。
《搜神记》中曾经提到“天帝以三将军赵公明、钟士季各督数鬼下取人”,《真诰》中也说:“天帝秸土下冢中直气五方诸神赵公明”,这时候显然是阴间官员,所负责的都是人死后的事情,与人今生的生活无关,与人是不是发财更没有关系了。从《搜神记》的记载来看,赵公明当时在地府中的地位与职务很类似于后世的判官、或者是黑白二无常。
又有传说,赵公明等五位瘟神曾在隋文帝时向人间降下瘟疫,所以后来也把赵公明称为瘟神之一。在中国古代,瘟疫往往是不治之症,传染面又广,所以是老百姓们最害怕的事情之一。可以想见,赵公明成为瘟神以后,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可能更差了。可是《封神演义》中提到瘟神一共有六位:东方行瘟使者周信、南方行瘟使者李奇、西方行瘟使者朱天麟、北方行瘟使者杨文辉、劝善大师陈庚、和瘟道士李平。六位瘟神中却没有这位赵公明。
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》中的赵公明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了。书中称他为正一元帅,手下还有八猛将、六毒大王、五方电神、五方猛兵、二十八将,俨然是天国中一位十分有名望的将军,统帅着众多的兵马。道教这时也已经把赵公明与关羽、温琼、灵官马元帅并列为四大元帅,是天国军事支柱,已不再负责降瘟了。
造神也不是件容易事,新生的大神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,才能彻底从他的原型中变化出来,而在此之前,多少都会有一些“小尾巴”,容易使人识破他的本来面目。赵公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
赵公明在升仙的道路上奋斗的历程,我们可为他作一个小传。他最开始只是一个凡人,经过修道积累了一定的功德,死后在地府中当了一名小官,也时常外出负责勾魂工作。他对工作十分负责,并对人类十分有爱心,肯帮助人,可能因此而积累起了不少的善行,因而受到玉皇大帝的提拔,从地府中破格晋升到天宫,负责降瘟这种谁都不愿意干的工作。
还有一种说法是,赵公明本名朗,公明是他的字。秦末避乱山中,潜心修道。汉代张道陵入鹤鸣山炼丹时收他为徒,命他骑黑虎守护丹炉。他吃了张道陵送给他的金丹以后,变化无穷,以后就成了道教的护坛元帅。玉皇大帝正式加封他为正一玄坛赵元帅,所以民间也称他为赵玄坛或者是黑虎玄坛。
依这种说法,赵公明又从商末人一下子变成了秦末人,晚生了近千年。而最大的可能是,根本就不曾存在过这么一个人,他的出现纯粹出于杜撰。
与赵公明并列的是两位文财神,之所以称他们为文财神,是因为他们不同于赵公明是武将出身,他们两人生前都是文官。
资格比较老的文财神是比干,他是孔子曾大力称赞的商朝末年的三大贤臣之一。氢《史记》记载,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,直言敢谏,激怒了纣王,再加上妖妃妲已的挑唆,纣王对比干说:“听说圣人的心都是玲珑七窍的,我倒要看一看你的心是不是七窍的。”比干被剖心而死。《封神演义》更把空面故事改写成妲已为迫害比干装病,要吃七窍玲珑心才可以治好,她声只有比干是这样的心,所以纣王命比干剖心献上。比干之所以成为财神,民间的说法是,因为他没有心,自然也就不存在“偏心”之事,能公平办事,所以才把他作为财神。
另一位文财神是春秋时期越国人范蠡。
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以后,励精图志,卧薪尝胆,想要恢复国力打败吴国,当时辅佐他的两位大臣,一个名叫文仲,另一个就是后来成为文财神的范蠡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勾践终于灭了吴国,逼得夫差自杀而死。就在勾践大赏功臣时,发现范蠡已经不知去向。
还有一种说法是,范蠡给勾践献计,要他在国内搜求绝色美女献给夫差,以便使夫差纵情声色,不理国政。色践认为这是个好主意,就命范蠡在越国寻访美女,范蠡发现了在溪边浣纱的西施。西施一到吴国就得到夫差的宠爱,越王勾践能打败夫差,西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。当吴国的首都被攻陷的时候,范蠡进城找到西施,就带着她一同逃走了。
范蠡在临行前还给他的好朋友文仲留了一封信,说:“高鸟已尽,良弓将藏;狡兔已尽,良犬就烹。夫越王为人,长颈鸟喙,鹿视狼步,可与共患难,而不可共处乐。子若不去,将害于子。”可是文仲没有听从他的劝告,最终被勾践处死了。
传说范蠡逃到了齐国,隐姓埋名地经营着农业、商业,发了大财。据说他三次积累起很大的家业,又三次都分给亲朋好友,后世供他为财神可能主要就是看中了这一点,他能分财给人,所以他才能得到好处。
范蠡晚年又积累起一大笔财产,就在陶邑定居下来,自号“陶朱公”。
传说范蠡晚年,他的二儿子在外经商得罪了当地官府,被关押起来,范蠡得到消息后,就准备了一大笔钱,要派他的小儿子去上下打点。可是他的妻子认为小儿子从来没有独立地办过什么事,对他不能相信,坚持要一直跟随范蠡做生意的大儿子去。范蠡无奈,也只好同意。
范蠡的大儿子带着财物赶到那里的时候,正好赶上大赦天下,他想,既然已经要大赦了,弟弟就可以出狱了,何必再为此而打点。他就在旅店里静等好消息。当地的官员听说他要来,本来以为可以发一笔大财了,可是等来等去不见动静,派人暗中打探,才知道是这么回事,于是恼羞成怒,就在大赦令公布以前,把范蠡的二儿子处决了。
当范蠡的大儿子拉着弟弟的遗体回到家中的时候,范蠡说:“我就知道是这个结局。”有人问他为什么,他说:“我的小儿子从来没吃过苦,也不知道挣钱的艰辛,如果是他去的话,他一点也不会心痛钱,只会大把大把地送出去,事情也就办成了。可是我的大儿子随我创业,备尝艰辛,他知道钱来之不易,花起来也就十分节省,行贿的事上如果花钱节省,那事情自然就办不成了。”
除了上述三位正宗财神以外,关公也有着主管财政的权力,还有的地方供奉所谓的五路财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