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要是中国人,都知道八卦是算命先生的专业术语,而八卦是如何来的?有什么作用?为什么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,甚至影响到世界各个国家?从古到今,从皇帝到百姓,从儒学到民俗,从道教到佛教,从天文到历法,从政治到文化,从军事到管理,从中医到养生,从武术到气功,从建筑到风水,从地理到环境,从艺术到科学,从思想到行为等等,无不烙有八卦的印记。有意思的是,韩国却把中国的八卦图变成了韩国的国旗图案了。
我们知道,中国古代有本《易经》的书,是经过伏羲、周文王、周公旦、孔子等撰写而成,现在叫《周易》,原来是本占卜之书,汉代立为官学,一直延续到清末。《周易》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中的第一本经典,已翻译成三十多种外文传播到世界各地。现在,中国已经在世界各国创办了二百多所孔子学院,以汉学的方式,进行汉语教育,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欢迎。对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,促进中外交流发挥着巨大的作用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,在国内外掀起了《周易》热潮,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以及咨询公司,象雨后春笋,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。美国、加拿大、日本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、俄国、韩国、新加坡、中国大陆、台湾、香港等世界各地大学院校,都开展起了《周易》教学,将《周易》研究涉及各个领域。《周易》学术论坛、学术交流会、学术论文、著作、学术成果层出不穷。
人们对《周易》研究象着了魔一样,几千年长盛不衰,科学发展时至今日,研究之风有过之而无不及。世界上任何一种学说都没有象《周易》这样让人着迷,涉及范围之大、研究领域之广、时间跨度之久、研究人员之多、影响之巨,史无前例,无与伦比。《周易》的智慧象太阳一样光芒四射,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,照耀着人们的未来。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那么,《周易》里面究竟有什么魔方,让人们着魔呢?
《易经》的基础是阴爻、阳爻、八卦、六十四卦、三百八十四爻,它是构成《易经》的重要框架,也就是《易经》的八卦魔方。八卦基本的构件就是一个阴爻、一个阳爻,就像现代计算机运算程序中0和1一样。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发现这个八卦魔方的呢?
科学研究地球形成已经有45亿年的历史了,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也有300多万年了,而人类文明不过5000年的历史。考古发现有八卦符号的文物也就是7000年的时间,正是中国古代部落社会时期。我们不难想象,人类300多万年的生活历史,一代又一代,一年又一年,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,观看日出日落,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下,从月亮升起到月亮落下,白天黑夜往复运行,发现了白天是太阳的日子,黑夜是月亮(古代称月亮为太阴)的天下。太阳是阳,太阴是阴,逐渐形成了阴阳的观念。
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经验积累,以月亮为周期,发现了月亮每月30天朔望盈亏的自然现象。二十九、三十、初一、初二为坤六断,初三、初四、初五、初六为震仰盂,初七、初八、初九、初十为离中虚,十一、十二、十三、十四为兑上缺,十五、十六、十七为乾三连,十八、十九、二十为巽下断,二十一、二十二、二十三、二十四为坎中满,二十五、二十六、二十七、二十八为艮覆碗,自然形成了月相朔望盈亏八卦图。农历每年十二月,小月二十九天,大月三十天,一年354天或者355天,相逢闰月,一年为383天或者384天。八卦就是按照月亮的周期来确定的,上下重卦为六爻,六天行五周期,为三十天一个月,六十四卦384爻,就是384天。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八卦天文历法。
一年二至,冬至到夏至为阳气上升,夏至到冬至为阴气下降,是为阴阳;古代在实践中发明了“土圭”测量法,主要以太阳日影的长度来确定每年的天文历法,以定八卦周期。每年冬至为坤卦,立春为震卦,春分为离卦,立夏为兑卦,夏至为乾卦,立秋为巽卦,秋分为坎卦,立冬为艮卦,每卦三爻,八卦为二十四节气,这就是先天八卦。
古人在应用中又发现了以天文气候现象和物候现象为主的后天八卦,冬至为水气行,寒冷而冰封大地,万物休养,为坎卦;立春为土气行,由寒而温,大地开始解冻,为艮卦;春分为木气行,春暖花开,万物蛰起,为震卦;立夏为木气行,万物生长,气温升高,南风雨多润下,为巽卦;夏至为火气行,烈日炎炎,骄阳似火,为离卦;立秋为土气行,秋实结果,气候温差大,万物秋死,为坤卦;秋分为金气行,秋风扫落叶,气温下降,为兑卦;立冬为金气行,寒风袭人,万物冬藏,为乾卦,这就是后天八卦。
一阴一阳为之道,是天道、是地道、也是人道。古人仰观天象,俯察地理,以通人事,以类万情。我国古代人民以科学的方法测量和计算,发明了中国天文历法,创造出中国的八卦魔方,发现了宇宙自然规律,是对世界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。